品种来源
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抗逆育种室育成的分蘖力强、熟相好、产量高、米质优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,该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,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全国生产经营权。
特征特性
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仿;株高110-115厘米,每穗总粒数186.7粒,结实率85.8%,千粒重26.3克左右;抗倒伏,抗病能力强,抗白叶枯3-3级,稻瘟病1-5级,稻曲病3级;条纹叶枯病0级;株型松散适中,熟相好;稻米外观品质优,尤其是稻米透明度好,糙米率 80.9%,精米率73.4%,整精米率72.1%,长宽比2.8,品质符合部颁三等食用稻品质标准;米饭柔软,晶莹透亮,口感较好;属优质高产中籼组合。
产量表现
2004年,安徽省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品比试验,该组合亩产720公斤,较汕优63的680公斤增产5.88%,在66个参试组合中位居前列。2005年再次参加品比试验亩产623.79公斤,比汕优63增产14.16%,居129个参试组合的第1位。2008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组区域试验比对照II优838增产4.34%。200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比对照II优838增产3.97%。
栽培要点
1、育秧:做好种子消毒处理,适时播种,培育壮秧;
2、插足基本苗:大田栽插密度5×6寸,每穴1-2粒种子苗;
3、水肥管理:大田亩施纯氮16公斤左右,重基肥(配合磷钾肥)、早追肥,看苗施穗肥;水管上,浅水促蘖,够苗烤田,后期干湿交替,切忌断水过早;
4、抓好病虫防治:全生育期注意防治各类病虫害。
适宜区域
适宜在安徽省及相邻省份相同生态区种植。
|